剛剛完成了這個富挑戰性、為香港表達藝術治療基金會舉行的小組。 這個小組對象為12 位小一學生(包括不同的SEN學生,本來只得6個小朋友的小組) ,因疫症安排每節只有一小時。第一節有不停跑跳的小朋友、有因一句同學說話就火爆打人的小朋友、有不停叫喊嚎哭至尾attention seeking 的小朋友;
到經過多元藝術創作的過程,在最後一節,有停下來專心坐著跟著節拍律動的小朋友、自己控制到情緒而且幫助其他同學的小朋友、沒有再叫喊而自己懂得聆聽他人的小朋友、有分享自己舒壓放鬆的語障同學、有領略到藝術沒有比較、對錯及完美之分的同學,而且更加有懂得團隊的合作性及欣賞團隊一起創作成果的同學。 雖然他們是小一學生,更大部份的是有SEN,但他們也能夠領略到當中自己的轉變、對自己的啟發,而且能夠表達出來。
這些進步連在場參與的教職人員也感到驚喜。
為什麼?!這就是很老套但真實。 治療師的參與互動只是一種輔助,多元藝術賦予大家一個空間表達,當小朋友感受到自在、安全、包容、好玩,他們也能夠突破常規;當中關鍵在於他們自己要參與其中,才能真正接受藝術傳達的方式,獲得自我的認知與轉化。
Comments